吳育政醫師:為什麼換腎這麼難?



文章來源:天下雜誌

好文推推,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吳育政醫師。

其實除了台灣法律上尚未允許"無心跳器捐"之外,我個人認為器官捐贈的意願在台灣會這麼低落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文化觀念。
例如:死要留全屍,捐了眼角膜之後會看不清楚黃泉路,器捐之後大體會殘破不堪(其實器捐的大體會經過完整的手術流程,包含麻醉和縫合,甚至用替代物把器捐的器官空缺補起來,器捐後的大體就跟一個剛手術完的人一模一樣)...還有一時我想不起來或我根本沒聽過的文化原因。

有多少人是事先就簽好器官捐贈同意,但在最後一刻被家人阻擋下來的呢?

前陣子參加了振興醫院舉辦電影"交換心人生"的特映會之後就深刻體會到,家人在面對至親即將永遠離開身邊的椎心之痛時,其實是蠻難接受將親人還有用的器官捐贈出去的,捐贈者家屬會想"器官都還有功能,為什麼會救不活呢?"尤其許多是平常就健健康康的人,可能忽然遭遇意外或車禍,被通知的家人恍如晴天霹靂,可能早上還一起吃早餐,晚上就接到腦死的消息,根本沒有時間好好接觸器官捐贈的意義。

我媽媽因為我的關係很早就簽暑了器捐同意和DNR(安寧緩和醫療,或稱放棄心肺復甦術,這跟俗稱的放棄急救字面上的意思差很多,有時間我們再來談談)我舅舅也因為看我胰臟腎臟雙器官移植如此成功,也主動簽暑了器捐同意。

我個人認為一般會簽屬器捐同意的人,應該大部分都是身邊有親朋好友是待移植者或經歷過移植後重生的人,更多的是醫護人員,甚至是病人自己因為知道器捐來源有多麼的少而簽屬的,雖然不知道到了最後的時刻,能夠捐贈的器官有多少,但是這個問題就留給醫生判斷吧~至少有這個心想要將愛延續下去。一般健康的人實在很難會關注到器官捐贈這個主題。

而我自己雖然從小就生病,說實在的很多器官都有病變了,但是我同樣簽暑了器官捐贈和DNR,因為我知道即使我不在了,仍然有人可以因為我而獲得重生的機會,幫助他們完成更多人生夢想,因為重生後的我,同樣也做了未移植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我很感念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大力推行器官捐贈,不遺餘力的宣導器捐背後的大愛精神,讓更多平時根本不會接觸到器捐議題的人們,能夠了解之後進而簽屬器捐同意。

來個題外話,文章裡有提到:
洗腎瘻管是人為的動靜脈瘻管,長時間會因高輸出量導致心臟衰竭。
剛好我下禮拜要去測廔管的血流量,醫生再決定是否要不要開刀把廔管關起來,到時候再來分享經驗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關廔管

抗排斥藥貴松松

體內菌叢對器官移植患者的影響(2-1)